疫情擴散期間,受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很容易使學生們產(chǎn)生恐慌、焦慮等消極情緒。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應對疫情,建立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近日,秀水中專推出了防疫期間心理健康系列微講座的第二節(jié)課。
本次推出的心理健康微講座由我校的心理健康專職教師徐斌彧老師設計并播講,講座主題為《面對焦慮和恐慌,你可以做些什么?》。
講座中,徐老師首先以刷微博產(chǎn)生的焦慮為引子,說明焦慮恐、慌等情緒源于壓力應激反應,并詳細介紹了壓力應激反應的含義及其具體表現(xiàn)。使同學們能正確認識壓力應激反應,并對自己的情緒壓力狀態(tài)作出初步判斷。
隨后,徐老師詳細介紹了應對壓力應激反應的方法,通過接受改變,有助于同學們適應防疫生活。同學們還可以從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對自己進行調節(jié)。此外,同學們還可以使用放松技術消除焦慮與恐慌。
講座的最后,徐老師鼓勵同學們面對疫情應滿懷信心,通過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來為防疫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據(jù)悉,本次講座是我校心理健康系列微講座的第二課,通過學習,相信同學們對疫情期間的壓力應激反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一定能更好地應對自己的焦慮、恐慌等情緒。(朱夢澤)